近日,蜜芽打造的自有品牌兔头妈妈甄选正式上线,通过ODM(原始设计制造商 )模式,挑选优质、高性价比的产品向用户销售。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自称“国内首家ODM模式的电商品牌”的网易严选,蜜芽真的要做母婴领域的网易严选吗?你对蜜芽的这个最新动作怎么看?母婴行业观察就这些问题与一些母婴资深人士展开讨论,他们给出了这样的回答……
大家纷纷对蜜芽推出自有品牌发表了意见:
A:平台有一定的自有品牌很正常,但是有所节制很关键,不然对谁都是伤害,应该保持在一定合适的比例,以后说不定京东、天猫也有。
B:据我所知,京东考虑过手机,前一两年也尝试过电视,最终还是没有付诸行动。这个比例,这个度,很关键,但是确实很难把握。
蜜芽的事,我个人很好奇在资本对业绩的压力下,兔头妈妈甄选和原主营业务部门如何协调,位置如何摆?我从06年就遇到过,有参与实操的,也见过身边这样的案例,貌似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,真心希望蜜芽从模式上能有所突破。
C:蜜芽是要做母婴行业的网易严选吗?
为什么所有渠道都在做自有品牌?
阿里做的淘宝心选好像就是自营,这个号称永远不做自营的阿里来说,还是挺震惊的。不知道这个淘宝心选的战略地位如何。京东已经做了很多自营。线上的从阿里京东到蜜芽网易严选,几乎都做了自有产品;线下大一点的连锁店也几乎都有自己的自有产品。
D:自有品牌一直是个通路品牌(渠道)利润考量的利器, Watsons、沃尔玛等等,包括国外一些通路也是如此。
A:我认为这是正常的,渠道需要生存,但是仅靠扣点不够,而且很多渠道对大品牌是免费的,甚至还要给品牌商贴钱,这种情况下总得用自有产品找回来。
D:贴钱是因为品牌有流量,品牌做大了就是如此,假如我开个母婴店,纸尿裤没有花王,好奇,大王之类的我的消费者就会流失,我没有它们就去别人家买。简单点说,品牌产品属于引流属性,一般购物习惯不会进店只买纸尿裤,奶粉的,还有其他辅食,玩具用品之类的,通过品牌产品引流,留住消费者,然后导购极力推荐介绍一些高毛利的。
A:感觉引流这些都是中国渠道特有的毛病。
E:其实这是共性,通常情况下,在美国给到零售端是 50% 的利润,lego这些大品牌一般只给到 15% - 5%。算上上架等成本,其实渠道是亏钱的,玩具反斗城在美国卖lego就是亏 5%-15%在卖,只是美国竞争程度没有那么激烈,所以相对看起来没那么严重。
A:平台做自有品牌看几点 ,第一,看行业品牌辨识度强否? 平台肯定不敢碰奢侈品,因为自身的逼格拉不上去, 第二,看技术门槛如何?平台同品牌不同,肯定不止一个品类,也养不活那么多专业性强的技术人, 像手机这种还是属于高技术门槛的产品,做起来必死。只能挑专业度不高的,易代工的产品做。
C:渠道也要考虑建立自有品牌的目的。什么挣钱贴牌什么,恐怕是做不好的,国内某线下母婴零售巨头前两年贴了很多奶粉之类的品牌,现在看来是不成功的。做的好的,比如日本的711,还有美国的wallgreen,虽然彼此对自有品牌的定位不同,但是定位非常清晰。
母婴行业观察一直在密切关注中,渠道都在做自有产品,比之前的态度更加明确,执行更加坚定,而且现在都是国外做自有产品了,奶粉,纸尿裤,童装童鞋,洗护用品等等包括不限于这些,有点规模的线上线上渠道商几乎都在这样做,线下渠道商做的更加坚定。
另外一个趋势,自从网易严选出现,这样的一股清流简直就是席卷整个互联网,人们突然发现另外一种“性冷淡”,那是相当迎合新消费趋势。于是,网易严选行不行?淘宝表示很看好,淘宝心选来了,如果真的淘宝的自有产品的话,我的天啊,这么庞大的阿里,号称永远不做自有产品的阿里看到了什么?这还没有说米家商城,企鹅有品……XX严选、XX优选、XX甄选,XX心选……精选电商跟共享单车一样瞬间就来了,晚了连名字都不好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