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出售华住旗下所有酒店数据,官网注册资料、入住登记信息、酒店开房记录……”28日,一条数据出售帖在社交媒体中被广泛传播,引起舆论广泛关注。华住近5亿条开房记录疑泄露是怎么回事?开房信息泄露真相是什么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
近5亿条开房记录疑似泄露是怎么回事
“每10个国人,就有一个‘住’客。”在华住酒店集团官网上,这样的广告宣传语在首页滚动播放,这与网帖中所“挂售”的1.3亿人身份证信息“不谋而合”。
28日凌晨6时,某中文论坛中突然出现一条题为《华住旗下酒店开房数据(汉庭、桔子、全季等)》的数据出售帖。在该帖的出售数据中,包含姓名、手机号、邮箱、身份证号等网站登录信息约1.23亿条;包含姓名、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等约1.3亿人身份证信息;包含姓名、入住时间、离开时间、房间号、消费金额等开房记录约2.4亿条。上述信息的打包售价为8比特币或520门罗币(约合人民币37万元)。
为了取信买家,发帖人还“附送”了约3万条的样本数据,供买家核实。有媒体对样本数据进行抽样比对后发现,该数据与真实信息吻合度较高。
网络安全专家高天分析认为,华住集团的开发人员将敏感信息数据库上传到了GitHub(该网站为公开代码托管库,通常程序员将未完成的代码上传至该网站,以便日后继续编辑),是导致此次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。记者了解到,发帖人还声称,“如果权限不丢失,后续数据还可以免费发给已购买者。”截至记者29日15时发稿时,该帖的样本数据显示已有4572次直接下载量,但尚未有人完成交易。
华住集团28日发布声明称,集团已在内部开展核查工作,同时聘请了专业技术公司对网帖中兜售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实,并已向警方报案。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亦于同日发布通报,称警方已介入调查。 我们还能为隐私保护做些什么?
“成立专门负责个人数据保护的独立机构,配备专门人员来执行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工作。”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建议,独立机构应不仅打击涉及违法犯罪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倒卖行为,还应将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买卖行为纳入社会征信体系,让公民个人信息成为谁都不敢触碰的“高压线”。
张威表示,“华住事件”折射出一些机构在数据保护的内部架构上出现问题,没有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进行内部管理。张威建议,拥有海量数据资源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配备专门的数据安全团队,参照网络安全法和等级保护要求来保护用户数据。要彻底摒弃“我不是互联网平台,数据保护与我无关”的心理,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要及时向主管机关报告,切实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。
“没事不要随便扫二维码,不要为了几块钱的蝇头小利去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。”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表示,一般用户在保护自身信息时同样要保持清醒,千万不要有“反正现在也没有隐私”的消极想法。
裴智勇建议,不要随意在社交媒体或陌生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,尤其是在朋友圈转发的一些以低价甚至免费作为噱头的活动信息,切不可轻信或参与。此外,如接到能清晰报出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,一定不要轻易相信,司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,可直接将此类情况向公安机关报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