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有个很有名的京八件,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。京八件是什么?京八件是哪八件东西呢?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番京八件及其历史来源吧。
京八件是什么
“京八件”是一种老北京的点心套餐,成盒出售,每盒都包括八样不同的糕饼。逢年过节,就是“京八件”最流行的时候。尤其节庆时期,北京糕点铺的生意就会变得分外红火,购买“京八件”的人络绎不绝。
京八件是哪八件东西
如今,传统的“京八件”由面粉、油、白糖等和面擀皮,再包馅儿、烘烤而成。
根据馅料不同分成“上四样”和“下四样”八种。
“上四样”上各印有“福禄寿禧”四个字:福字饼、禧字饼是白糖、蜂蜜馅的;寿字饼加了玫瑰花瓣;禄字饼则是山楂馅做的。
“下四样”分别是:象征财富的银锭饼、取谐音“吉庆有余”的鸡油饼、寓意早生贵子的枣花饼,还有做成书卷样子的卷酥饼,含有状元及第的美好祝愿。
跟其他零食相比,“京八件”彪悍之处在于分类。 要真讲究起来,远远不止八样点心。上文提到的“上四样”加“下四样”,只是最经典的一种,叫“酥皮八件”。
酥皮类点心吃起来比较软,也因为面比较软,更容易塑形,所以花样最多,既有模子印出来的图案,也有手捏出来的造型 ,比如枣花饼,就做成一朵花的样子。
酥皮类之外,还有“酒皮细八件”和“奶皮小八件”。酒皮、奶皮和酥皮的差别主要在点心皮上。酒皮中加了适量的黄酒或白兰地,而奶皮则是混合了鲜奶制成的。
这两种皮都比酥皮要硬,所以做出来的点心在造型上没有太多发挥余地。不过“奶皮小八件”的外形,往往分别做成桃、杏、石榴、苹果、核桃、柿子、橘子、枣等八种干鲜果品的形状。
了解了京八件是什么,大家以后来北京就不要这是知道北京烤鸭了,也没必要被人蒙骗,买错了京八件了,最后希望大家北京之旅顺利,特产买回来也要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啊!
京八件的来源
大明皇帝“点心控”。
话说大明王朝的第十二任皇帝明穆宗,是个零食控,尤其喜欢各种糕点果饼。某天闲暇之余,穆宗皇帝突然有点犯馋,就把“甜食房”的主管召来。甜食房是当时专门负责给皇帝做点心的。
穆宗发话了,现在哪种糕点最流行、最好吃啊? 统统给我端来吧。
“全上来!” 这可有点儿难为人,不过这位甜食房主管相当精明,认真揣摸了一下圣意——反正搞出花样,显出很丰盛状,让主子满意开心就好了。
没过多久,一盘精巧的果饼就端上来了:一共有八种花样,每个表面都印着“福禄寿禧”的红样,品相吉祥,入口也香甜,穆宗吃了果然龙颜大悦。
据说,征服明穆宗的“八件”就是今天“京八件”的鼻祖。到了清朝,糕点方子流落民间,于是平民百姓也能吃上宫里的点心了。
实际上,北京这些“御膳出品”的糕点,论起源头来几乎都是民间的“仿货”。明穆宗在没即位之前,经常派人到东长安街买零食;做了皇帝之后,还对街头的美味念念不忘。
甜食房深谙皇帝心意,便到那些糕饼店“卧底”,偷学制作方法,又花费不少银子采购原料,仿制了一些出来。皇帝都能很专业地品尝出每种的出处,并且很得意地告诉御厨们,这些高价点心,在街上5文钱就能买到。
“京八件”的每件糕饼本身,也并非明朝才被发明出来,甜食房其实就是起了个“打包上市”的作用。早在辽金时期,北京的糕点制作就已经相当专业化和规模化了。
但早先的糕点并不是专门为“人”做的,它们首先是用于祭祀的供品,祭天、祭神、祭祖之后,撤下供桌,众人才能分食祖先神明“吃剩的”。
元朝时,蒙古人为北京带来牛羊油、牛羊奶制作的“草原风味”糕点。明朝首都是从南京迁到北京的,江南点心自然也流入京城。清朝建立后,又传入了萨其马之类的满族糕点。
不同风味、不同品种、不同制法,在几百年的时间里,相互影响磨合,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京味点心”。清朝、民国之后,“京八件”也随着时代演变出许多新组合版本。